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眼睛出事了,失明了,心灵的窗户不就关上了吗?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。近,有的眼疾患者就不幸碰到了这种事。
在北京和江苏南通,几十名眼疾患者去医院就诊,眼里被充入医用惰性气体。可不成想这种气体成事不足、败事有余,竟然使部分患者单眼致盲,有的患者才三十来岁!年纪轻轻眼就瞎了,这对人是多么大的打击!惰性气体的生产企业没逃脱惩罚,一下子被按全部货值7.5倍处以罚款,共计518万余元。
看起来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面对一大笔钱,笔者突发奇想:何不用这笔钱设立一个基金,用于患者的后期和生活救助?
视网膜脱落是一种让人十分担忧的眼病,患者常常心理压力巨大,就诊的费用可能也不少。然而,到医院就诊后,病没治好,反而单眼致盲,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幸?由于遭此变故,上述年轻患者已经不能胜任工作,不得不黯然辞职回乡,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财务负担让其食不甘味……相信每一名遭此变故者都各有不幸。眼下,他们希望的不外乎是能治好自己的病,并且能成功讨得说法,拿到赔偿款。但显然,这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路。据媒体报道,有一名患者为继续治病,已经花了将近6万元,辗转上海、武汉等知名医院求医,但每次都失望而归。
所以,笔者认为,这些患者特别需要得到帮助,特别是经济方面的资助。518万元看似不少,但平均到几十名患者身上也不多,对这些患者而言,倒也算一场及时雨。惰性气体生产企业出了质量事故,该罚;用它上缴的罚款来救助被其治伤的患者,也是顺理成章。
这年头,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假货劣货仍然不少,做消费者真不易,做医疗消费者更不易。所以,成立一个救助基金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。